人工智能到底能为医疗做什么
人工智能到底能为医疗做什么?瑞士苏黎世大学医院医生彼得•维尔德曾表示:其带来的变革正在改变医疗本身。简单来说,以往为了获得癌症检测所需数量的标本,一名前列腺癌患者需要做多达50个活检切片,医生需要花费一个半小时来做观察分析。但沃森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将可能代替这一过程,“我认为人工智能对于医疗行业,尤其是对于病理影像研究来说,是一项颠覆性的技术,未来可能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健康一体机
从去年到今天,医疗AI逐渐走近大家的生活,走向实际应用阶段。近日,昨天,沃森(watson)肿瘤智能会诊中心在南京多家医院启用,肿瘤患者在不同医院就诊,都可以获得来自这个系统给出的诊断。我国每年有超过400万新发癌症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37%,早期筛查诊断率低、诊疗不规范都是导致上述结果的重要诱因。
肿瘤患者往往都希望医生能给出一套权威、完善的治疗方案,一般都会抱着一堆厚厚的病历资料到各大医院的肿瘤科排长队、挂号、找某一个专家问诊。先不说耽误很多治疗时间,到最后各家医院、不同医生给出的方案可能有不少差异,患者也不知该听哪一个。
此次,南京多家医院启用的“沃森肿瘤”诊疗系统是由IBM公司于2007年创建的人工智能分析学可识别系统,2009年底这个系统开始率先运用于医疗领域,在其知识库里,包含300种以上的医学期刊、250种以上的医学书籍及1500万页论文数据研究,数据可定时更新。
据使用医生介绍,使用这一系统,医生在接诊患者后,在电脑中输入肿瘤患者年龄、性别、体重、病理诊断等20多项监测结果情况,既可给出基于海量数据分析得出的治疗方案。现在沃森可以提供9个肿瘤治疗方案:乳腺癌、肺癌、直肠癌、结肠癌、胃癌、卵巢癌、宫颈癌、前列腺癌和膀胱癌,它像是医生治疗的助手。
但也坦言,这个“最强大脑”并不能替代医生,因为患者的健康指标在手术方案中依然需要更科学的精细化制定,“比如我们同时得了肺癌,这个人可能有心脑血管疾病合并,那个人没有,医生要根据病人个体化差异,考虑对病人风险最小、病人又能接受的治疗方案。”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医疗人工智能将是未来人工智能重要的发展方向。公开资料显示,Google目前正致力于打磨糖网筛查产品。腾讯觅影作为后起之秀,也推出6大病种影像AI辅助诊断方案。与此同时,各大医院影像科、信息中心、科研实验室正推进医疗人工智能的落地。
热门资讯
- 2019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可穿戴医疗设备助力智慧医疗高速发展
- 互联网+医疗,让就医更智能。
- 火热的AI+医疗背后,企业如何盈利?
- “互联网+医疗”版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怎么...
- 可穿戴医疗设备在智能医疗领域发展前景巨大...
- 健康一体机,更好的服务于百姓。
- 智能可穿戴设备助力老年健康市场。
- 让问题疫苗无所遁形 区块链在医药追溯领域...
- 大数据对于传统医疗模式的转型升级
- 未来高端医疗器械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 中美贸易争端再起 医疗器械行业影响分析
- 国内远程医疗市场快速增长
- 当医疗遇上人工智能的无线想象
- 分级诊疗政策强力推动 医疗器械POCT高速发...
- 未来人工智能对中医的发展影响
- 数据挖掘在医学大数据研究中的应用
- 人工智能的兴起为医疗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 县域医疗崛起 建设独立检验中心成为硬指标
- 人工智能和医疗的深度集合下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