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医疗发展的大环境已经成熟
数字医疗在中国不是新概念,3-4年前就被热炒过。很多创业公司在热钱推动下,纷纷打着数字,移动或者互联的口号说要颠覆医疗,然后没两年自己先被负现金流给颠覆了。有些医院热衷于评上HIMSS7,也许只是把它当作医院上档次的一种标志,跟买台达芬奇机器人类似。数字医疗的作用并不明显,好多知名三甲医院的HIS系统都饱受医生埋怨,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更加看起来像性早熟的少年,看上去拉风,实际上幼稚。
说到医疗数字化,很多人会联想到HIS系统或者医患APP,认为它只不过是医疗辅助技术,重要性比不了“医保控费“甚至”公立医院混改“。我们已经很深刻地体会到数字化如何改造或者颠覆了中国大多数行业,从流通零售到文化娱乐,从金融到制造和交通。可以说现在最有活力的产业,都是数字化最深入的产业。数字化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推手,传统产业不是消失就是被数字升级。轻视数字化的医疗人士,本质上跟15年前看不起电商的百货大楼员工一样。
政府已经下狠心加大医疗投入,但到2020年卫生总费用也只能达到GDP 7%左右;新优惠政策的空间也不大;除了HPV疫苗或CAR-T等少数突破性治疗,新药对公共卫生的提升是局部且缓慢的。但绝大多数人都低估了某种技术对医疗的革命性作用,那就是数字化!
2018年我们有信心迎来对数字医疗的真正启动,不仅是因为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多次提到要加快“数字医疗”建设,实施大数据发展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让优质医疗资源普惠更多基层群众。更重要的是,数字医疗发展的大环境已经成熟。
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公开批评绝大部分医院电子病历还在0级,谈何“互联网+”?因此国家去年4月1日起施行新的《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规定,将全国通报医院电子病历应用评级。
新医改的主要政策需要数字化助力:没有远程会诊,电子病历和影像云,医联体无法运行;没有大数据,医保控费反欺诈无法实现;没有网络平台,家庭医生下不了家庭;
数字医疗需要的技术已经成熟,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医疗和人工智能,都已经大量出现于医疗场景;
数字化的群众基础被国内外互联网巨头已经充分教育,手机问诊,远程会诊和可穿戴硬件市场规模是三四年前的几十倍;
大医疗机构和医保局已经开始入场,都认识到了信息化就是生产力;
数字医疗创业创新的泡沫期已过,活下来的公司都已经有明确业务模式;
可能还有人认为数字医疗在中国还为时过早,这是一种“近视眼”思维。中国医改目的是“少花钱多办事”,中国的数字化意识和互联网应用水平在全球排名比中国医疗体系的排名要高得多,在医疗资源极不均衡的中国,搞数字医疗带来的增量比美国单纯的控费价值更大。
热门资讯
- 2019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可穿戴医疗设备助力智慧医疗高速发展
- 互联网+医疗,让就医更智能。
- 火热的AI+医疗背后,企业如何盈利?
- “互联网+医疗”版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怎么...
- 可穿戴医疗设备在智能医疗领域发展前景巨大...
- 健康一体机,更好的服务于百姓。
- 智能可穿戴设备助力老年健康市场。
- 让问题疫苗无所遁形 区块链在医药追溯领域...
- 大数据对于传统医疗模式的转型升级
- 未来高端医疗器械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 中美贸易争端再起 医疗器械行业影响分析
- 国内远程医疗市场快速增长
- 当医疗遇上人工智能的无线想象
- 分级诊疗政策强力推动 医疗器械POCT高速发...
- 未来人工智能对中医的发展影响
- 数据挖掘在医学大数据研究中的应用
- 人工智能的兴起为医疗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 县域医疗崛起 建设独立检验中心成为硬指标
- 人工智能和医疗的深度集合下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