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睡眠健康堪忧 医疗电子设备趋于智能化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全新生活方式,人们的睡眠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腾讯睡眠大数据报告显示,从2010到2015年,网民熬夜用户比例从2010年的13%上升到2015年的20%;睡眠时长从2010年的人均8.1小时降为2015年的7.05小时。
我国国民健康的传统建设路径是以提高疾病治疗服务能力为核心的。提高睡眠品质,从个人的角度讲,可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身体健康状况;从社会的角度讲,可以降低病患数量,缓解医疗服务系统的压力。
随着多种社会压力(如老龄化、平均寿命、医生人才不足、慢性病发病率大幅提升等)的影响,仅仅从“疾病治疗”的角度去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已经不足以解决日益突出的医疗服务行业供需矛盾。
现阶段的睡眠健康行业参与者以睡眠家居产品为核心,这类企业大多以产品生产出身,采取批发经营,属于第二产业。
在生产端,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与竞争压力,在产品端则面临着巨大的库存压力与品牌压力。
对一个行业而言,其发展一般可总结为四个过程,在经历了进入期的艰难发展、成长期的快速成长,成熟期的趋于稳定之后,一个产品、模式、渠道、需求稳定的行业,必然会进入发展的“新常态”—行业增长速度保持长期稳定且低位运行的阶段。
行业整体缺乏增量空间,企业机会被压缩,行业竞争以存量市场的相互侵夺为主,产业趋势无法阻挡迎接变革才是关键。
传统企业模式最著名的理论莫属郎咸平的“6+1”产业链模型,即产品设计开发、原料采购、产品生产、仓储运输、批发经营和零售6大环节缔造1个完整的制造业。
传统睡眠产业增长缓慢,睡眠智能成为全新增长点,带来千亿级别市场。
按照应用场景,睡眠健康产业可被划分为三大板块。
睡眠质量健康:以传统家居、家纺产品为代表的提高睡眠舒适度的传统睡眠产品。
睡眠医疗健康:以睡眠医疗器械、睡眠药物为代表的治疗睡眠障碍疾病的医疗产品
睡眠智能:基于智能家纺、智能家居、智能器械、智能手机等产品,以保证身体健康为目的,依靠传感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供包括数据监测、健康管理、智能家居、个性化睡眠解决方案在内的智能化产品与服务,本文对睡眠智能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家用领域。
行业发展一般可总结为四个过程,在经历了进入期的艰难发展、成长期的快速成长,成熟期的趋于稳定之后,一个产品、模式、渠道、需求稳定的行业,必然会进入发展的“新常态”—行业增长速度保持长期稳定且低位运行的阶段。
我们认为,睡眠产品端的设备智能化,不但是产品的质变,其本身也是区别于传统家居家纺产品的全新需求,更重要的是睡眠智能区别于第二产业的“6+1”模式,是以服务为核心的全新生产关系。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未来睡眠产业出现了全新的增长点,那就很有可能产生于睡眠智能领域。热门资讯
- 2019年中国智慧医疗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 可穿戴医疗设备助力智慧医疗高速发展
- 互联网+医疗,让就医更智能。
- 火热的AI+医疗背后,企业如何盈利?
- “互联网+医疗”版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怎么...
- 可穿戴医疗设备在智能医疗领域发展前景巨大...
- 健康一体机,更好的服务于百姓。
- 智能可穿戴设备助力老年健康市场。
- 让问题疫苗无所遁形 区块链在医药追溯领域...
- 大数据对于传统医疗模式的转型升级
- 未来高端医疗器械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 中美贸易争端再起 医疗器械行业影响分析
- 国内远程医疗市场快速增长
- 当医疗遇上人工智能的无线想象
- 分级诊疗政策强力推动 医疗器械POCT高速发...
- 未来人工智能对中医的发展影响
- 数据挖掘在医学大数据研究中的应用
- 人工智能的兴起为医疗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 县域医疗崛起 建设独立检验中心成为硬指标
- 人工智能和医疗的深度集合下的新趋势